對聯又稱春聯,是中國傳統文學中一種很有代表性的形式,也是一種雅俗兼賞的形式。自唐代發源以來,先是在民間、在世俗場合中運用。至明清,對聯的運用更加普遍,并逐漸成為文學家和書法家共同喜愛的寫作形式,其品格也因而得到顯著提升,名聯佳作大量涌現。如今,它已是中華文化中積淀厚重并且仍然活在現實生活中的一種傳統文學形式。
一、對聯的名稱
對聯的眾多名稱中,“對聯”在民間使用最多,最為大眾所熟知和習用。此外,還有“對子”“對句”“對語”“聯語”“偶語”“偶句”“對聯”“對帖”“門對”“門帖”等稱呼。“對子”是通俗的、口語化的叫法;“對句”“對語”“偶語”“偶句”是根據它使用對偶形式而命名;“聯語”則從它相對的兩個部分聯合為一個整體的角度來稱;“對聯”“對帖”“門對”“門帖”是從它貼掛在對柱上或大門兩側這一存在形態的角度來稱。
以上名稱,過去沒有通用與偶用的區分,所有名稱都有人用。但到了現在,除了在口語化場合仍然會用“對子”外,用得最多的只有“對聯”和“對聯”二名了。這里要特別說明“對聯”一名。此名大概是因中國第一部重要的以收集對聯、品評對聯的著作而逐漸通行起來的,又因改革開放以來全國性的對聯組織名為“中國對聯學會”而更加為人們所普遍接受?,F在這個名稱幾乎已成為對聯的雅稱了,很多時候,它成了“對聯”的替代名。然而,嚴格地說,“對聯”一名只是當它以書法作品的形式書寫并張貼或懸掛出來之后才可以這樣稱呼。凡是抄錄在本子上、集中收集在書上的對聯,這樣稱就有些勉強;從對法角度來指稱,更適合的還是使用“對聯”一名。對聯通常由兩個條幅構成。這兩條幅,一般使用“上幅”“下幅”之名來稱(相關的會使用“兩幅”“每幅”“各幅”等詞)。但是,這兩個條幅也有很多不同的別名。一般稱之為“上聯”“下聯”,也有稱為“上邊”“下邊”,“上比”“下比”或“前比”“后比”,還有稱為“出句”“對句”,“上句”“下句的。“上聯”“下聯”的名稱最為通用,但是這名稱容易產生歧義,當我們簡稱“此聯”時,讀者很難分清是指“這個上聯”““這個下聯”還是指“這副對聯”,為此,我們對這一通用名稱不得不慎用。“上邊”“下邊”由于它本身是常用詞,用以作對聯的特定名稱,似乎不太好。而“上比”“下比”或“前比”“后比”則是從八股文中借用過來的概念,清代有些人愛用,現在已沒有了八股文的語用環境,再使用這個概念只會增加學習者的負擔。“句”“對句”的名稱用來指稱相互對偶的兩個部分,其意義本是清楚的。但是,其缺陷也很明顯,因為只有在兩幅各僅一句時,“出句”“對句”的概念指義才沒有問題,如果兩幅各超過一個句子時,這對概念就很成問題了。而另外,“對句”還是“對聯”的別名,一個名稱既可稱其整體,又可指其中的部分,就不是好名稱。再說,“對句”作為對聯的別名也是不妥當的,這是因為對聯的構成單位是條幅而不是句子,每一幅可以是一句,也可以是多句,長的甚至可能多至數十百句。于是,這里又有幾個概念,即“單句聯”“雙句聯”“多句聯”“短聯”“長聯”。“單句聯”指對聯的每一幅僅只一句,如徐特立(1877-1968)贈給青年的對聯:
有關家國書常讀
無益身心事莫為
這是很常見的形式,這種形式也是“短聯”。單句聯的上幅、下幅,稱之為“上句”“下句”,在單句聯中這樣稱不會產生歧義。“雙句聯”“多句聯”就是每幅有兩句或更多句子的形式,如:
大肚能容、容天下難容之事開口常笑,笑世間可笑之人
這是很多地方的彌勒殿都能見到的常見對聯,是“雙句聯”。而如湖南淚羅長樂一帶燈戲班子的對聯:或為君子小人,或為才子佳人,登臺便見有時歡天喜地,有時怨天恨地,轉眼皆空這是每幅三句的,可稱為“三句聯”也可稱為“多句聯”。凡是每幅由多個句子構成的,都可以稱為“多句聯”。多句聯中,每幅超過30字的稱為“長聯”。一件對聯作品,作為一個整體,我們一般稱之為“一副對聯”。作單位名稱用的“副”字帶有“成雙成對”的意義,故“一副對聯”的說法已包含“對聯是由上、下兩幅構成的”這一認識。除了這個名稱外,有人還使用“首”作單位,譬如有書名為《名勝古跡對聯一千首》,這是因為古人一般用“首”字來作短篇幅的詩詞曲賦或文章的單位,類推下來,對聯也可用“首”作單位。但是,這一用法畢竟太不常見。而且,既然“副”的單位已為大家所接受,而它又沒什么不妥,因此完全沒有必要再撿起極不通用的單位名稱來使用。
學習對聯時,“對偶”“對仗”的詞語是經常要用到的,前者是現代漢語中“修辭格”層次上的專有名稱,后者適合用在古代詩詞、駢文和對聯中。現代漢語修辭格中的“對偶”僅僅是字詞、句法層面上的相對,而“對仗”則進一步要求聲調的相對。中這兩個詞同時使用,用“對偶”一詞是為了普通讀者能方便理解,但在涉及聲調相對時,則一般稱“對仗”。
傳統教育內容中有“對對子”一項,這個詞中的第一個字“對”是動詞,“對對子”即擬寫對聯。表達這樣的動飼概念時,有“相對”(相互對仗)、“組對”(組合成對偶句),“屬對”(將幾個部分設法組合成對偶句),“構對”(構造成對偶句)等說法,這兒個說法沒有特別的差異,也不作區別。以上我們把檻聯相關的名稱作了較為全面的清理,盡可能用“對聯”的準確義,為避免理解偏差更多使用“對聯”一語。
春聯印刷廠專業加工定制廣告對聯、春聯廠家、對聯廠家
www.fsxuub.cn